昨日,《紐約時報》刊登了《鬼城不空,還原真實的鄂爾多斯》一文,點擊率大概是不高吧,于是又弄出了個刪節版的《美報探訪鄂爾多斯:它不是空城,但很怪異》--改了標題來吸引眼球。看到我們城市化進程取得的成果,跟自己的城市化進程相比,害怕被超越,白胡子山姆又恐懼了。
讓我們來看看美國的情況。美國內戰后,伴隨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城市化也進入一個鼎盛時期,但同時也帶來許多問題。
首先,當時他們的城市建設沒有長遠規劃,他們的工廠和住宅區是混雜在一起的。大量的廢鐵、爐渣倒入河中,污染了城市的飲水源,嚴重威脅著居民的健康。“當年,紐約市僅有5 %的人活到60 歲,1.5 %的人活到70 歲, 有1/5 的幼兒不能活到5歲。”①
關于我們的城市,《鬼城不空,還原真實的鄂爾多斯》的作者驚奇的寫到:“對于剛剛抵達這里的游客,鄂爾多斯最令人震驚的事情可能就是它的整潔。城市一塵不染的道路兩旁布滿了景觀植物,這些道路也同樣嶄新。”Let me tell you,我們的產業園區和居住區是經過了規劃的。
其次,美國在城市化進程中沒有處理好民族關系問題,這直接導致城市各種族、各階層在一定程度上處于彼此隔離、敵對的狀態,這種影響一直持續至今。近日美國白人警察又槍殺手無寸鐵的非裔青年,又槍殺手無寸鐵的老流浪漢,引起民憤,美國將迎來更大規模的民間游行抗議。《鬼城不空,還原真實的鄂爾多斯》的作者(作者姓名不祥,因為代表山姆,文中此后簡稱她小S或Xiao san)看到我們各民族人民融洽的生活在一起,Xiao san在文中酸溜溜的寫到“內蒙古的人口構成并不十分蒙古,漢族人數大約是蒙古族的四倍。然而在康巴什,政府卻儼然修建起了蒙古迪斯尼樂園。這里是中國第一個展示‘鄂爾多斯婚禮’的婚慶文化旅游景區,集文化、旅游、藝術、休閑為一體。這座占地廣闊的文化園里,排著一系列雕塑園,主題都是愛情和婚姻。游人們可以在“婚齡廣場”、“連理枝廳”、“傳統戀愛文化區”中徜徉。其中還有生肖和星座的雕塑園,以及數十個心形的塑像。園中還有一系列龐大的塑像,展示了草原上從追求到結婚的整個過程里的各個場景,諸如蒙古人、蒙古包,當然還有馬匹。”在他那想方設法將印第安人趕盡殺絕的祖先那里,她應該沒學到,也更體會不到民族大團結的快樂吧。可憐的小S。
然后,小S又在文中提到“居住在城市空間里的人”,“車上播放的背景音樂是美國電視劇的主題曲。”小S在奇怪我們為什么有蒙古族的圖騰,同時也喜歡外國的音樂。我們不排外,泰山不辭土壤才能成其大,中華民族的胸懷向來寬廣,中國勞動人民和美國勞動人民沒有敵對的情緒。
當然,最被小S津津樂道的是“鄂爾多斯像中國數百個新興的城市一樣,以其空曠而著稱。”然后她迫不及待的推出自己的結論:“投機和債務、繁榮和衰退,如今,鄂爾多斯房地產市場的境況可謂慘淡。”
They say we are what we are。But we don’t have to be。城市化進程是各國經濟發展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其帶來的問題也是必將面對和解決的。根據資料,“20世紀70 年代,紐約減少了60 萬個工作崗位,造成5億美元的稅收損失。大城市許多房主為逃稅而放棄了房屋, 圣路易斯有1 萬人放棄了住宅,約占該市房產的4 %;而在其中一些街中,80 - 90 %的大樓無人居住。”②我們目前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不少是美國已經面臨過的問題,美國解決這些問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我國城市化發展有借鑒意義。我們會虛心向相關的國家學習寶貴的經驗,爭取把經濟發展中的城市化進程做到更好,有效的解決和緩解城市化問題。
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老牌“唱空”中國的《紐約時報》以及各種親美輿論奉命來妖魔化中國經濟化進程中的各個領域也就會成為新常態。各式各樣的“經濟崩潰論”“投資無用論”甚囂塵上,他們希望藉此來制造負面影響的輿論,消磨勤勞人們振興祖國經濟的信心,從而達到阻礙和減緩中國經濟發展的目的,不被超越,繼續維護經濟霸主地位。They are still comparing our past to their future。It might be their wound,but they’re our sutures。我們靜心用功和堅持走好自己的路就好。
還有,那個小S為什么要這樣惡毒的描述和定義我們?上帝反問我,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不知道啊。先有的雞。那世界上第一只雞那來的?
上帝仰天長嘆:生活所迫~~~!
①②李慶余、周桂銀等:《美國現代化道路》
公司郵箱:ordosth@163.com
公司電話:0477-8583026
公司傳真:0477-8583026
郵 編:017010
公司地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通惠街5號通惠集團